欢迎您来到爱新觉罗宗谱网!
登录会员注册



宗谱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宗谱新闻

皇室后裔执笔 延寿寺再添“皇家墨韵”

本文发布于:2025-07-18 12:18:15
发布人:gary
新闻内容:
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2025年7月1日(农历六月初六),沈阳城西古刹西塔护国延寿寺迎来别样光辉。应寺院住持法智法师之邀,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、美术馆馆长,泰国格乐大学博士生导师海晓龙先生(爱新觉罗・闓龍) 以其精湛的笔墨,为古寺题写了 “同愿同行” 与 “皇家禅画院” 两幅匾额。一笔一划间,不仅承载着中华文脉的沉淀,更将深邃的禅意哲思镌刻在古寺新篇之中,笔墨化舟,连接古今。

       护国延寿寺始建于清崇德八年(1643年),乃清太宗皇太极敕建盛京四塔四寺之一,以祈“护国镇方”。两年后西塔及寺院落成,赐名“护国延寿寺”。寺内曾殿堂齐备,主殿供奉的无量寿佛像庄严宏伟,香火鼎盛,清乾隆帝东巡时更亲题“金粟祥光”匾额悬于正殿。然而,历经晚清大火、日俄战争损毁,乃至上世纪动荡年代的拆毁,古寺曾凋零殆尽。直至1998年,国运兴隆,政府顺天应人,西塔及护国延寿寺终得涅槃重建,千年香火复燃,重现佛法庄严。

       本次题写匾额的海晓龙教授,身份尤为独特——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母弟舒尔哈齐的闓字辈后裔。作为一位深耕艺术创作四十余载的艺术家,海晓龙教授精研中国画、油画、水彩、综合材料绘画及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。其作品,无论是传递生命关怀与文化哲思的《天地长白》《呼吸山水系列》,还是融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红色经典题材创作(如连环画《红色娘子军》、中国画《新航程》),皆体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力与社会责任感。尤为可贵的是,在历经油画与水彩的探索后,他于不惑之年回归中国画创作,将中西方艺术语言熔铸一炉,创作出既蕴含现代视觉张力,又彰显强烈中国文化精神与时代气息的艺术精品,被誉为“用艺术连接民族文化与时代命题的生动实践”。

       “同愿同行”,既是古寺新匾的主题,更是海晓龙教授与千年古刹的一场精神共振。“同愿”,源自育人与渡人的初心共鸣;“同行”,象征着艺术文脉与禅林信仰的携手向前。此次题写,远不止于艺术创作本身, 更是一次“育人续文脉、渡人传善念”的躬身力行。这两方新悬的匾额,犹如一双跨越时空的眼睛,默默见证着民族文化在笔墨中的生生不息,信仰力量在传承中的温暖人心。它们为新时代下各民族共守华夏文脉、共筑精神家园的时代图卷,添上了一笔温润而深邃的文化注脚。

撰稿:吕非(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会员)

编辑整理:恒毅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爱新觉罗宗谱网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5年7月18日

网友评论我要评论

没有相关评论信息!

验证码